【河流、水资源】 流经市境的河流主要有黄河、渭河、洛河。黄河自北而来沿边境流过,洛河自西北而东南入渭河,渭河自西而东在境内汇入黄河。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46.8亿立方米;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63.41亿立方米;洛河多年平均径流量6.39亿立方米。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13.13亿立方米,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0.04亿立方米,地表水资源量7.22亿立方米。临渭区、华州区、华阴市、韩城市的黄河漫滩和渭河傍河区为地下富水区。 【耕地、动植物】 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8.12万公顷。全市有野生动物360多种,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5种,如丹顶鹤、黑鹳、大天鹅、青羊、金鸡等。人工饲养的畜禽20多种,其中以秦川牛、关中驴、奶山羊等量大质优,驰名全国。全市有野生植物2500多种,栽培植物150多种,主要有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薯类、豆类、棉花、烟叶、油菜、花生、芝麻、苹果、酥梨、葡萄、花椒、红枣、柿子、核桃、板栗、杏、桃等。 【气候】 渭南市平均气温普遍偏高,降水分布不均,日照明显偏少。全市年平均气温12.7—4.6℃,较常年偏高0.1—1.8℃,冬天没有出现严寒天气,夏天高温酷暑天气偏少。全年总降水量为445.1—687.3毫米,与常年比较,大荔、临渭、华州偏多一到两成,蒲城、合阳、华阴持平,其余县(市、区)偏少一到两成。全市出现较明显的阶段性干旱,且秋霖偏强。汛期降水量分布不均,全市有4县(区)偏多,7县(市、区)偏少。5—9月降水量为330—508.2毫米,其中蒲城、大荔、临渭和华州较常年同期偏多5%—24%,其余各县(市、区)较常年同期偏少2%—21%。汛期渭河出现洪峰过程。全年太阳光照明显偏少,年总日照时数为1422.8—2032.8小时,较常年偏少56—710小时。渭南市整体灾害天气中等发生,危害较小。 【矿产资源】 已发现矿产51种,探明储量的有煤、钼、铅、锌、铁、铝、白银、水泥用灰岩、大理石、蛭石等33种,易于开采的20余种,以煤、钼、金、铜、水泥用灰岩、大理石为优势矿种。 【文物旅游资源】 渭南市地貌类型多样,山河壮丽,自然景观神奇瑰丽。以“奇险天下第一山”著称于世的西岳华山,五峰耸立,七十二峰罗列其周,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,圣洁俊秀;还有少华山、黄河龙门、洽川黄河湿地等一批自然景观,特色鲜明,声名远播。渭南历经沧桑,文物古迹荟萃。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点3697处,古遗址1207处,古墓葬739处,古建筑1371处,石窟寺及石刻26处,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53处,其他1处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(68点)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8处。馆藏文物24519万件(组),其中一级文物95件(组),二级文物174件(组)。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,以唐睿宗李旦桥陵、司马迁祠墓、西岳庙、仓颉庙、党家村明清民居最为著名。渭南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珠联璧合,空间组合良好,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。全市A级景区79家。其中,5A级景区1家,为华山风景名胜区;4A级景区14家,分别为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、陕西富平陶艺村生态文化旅游景区、洽川风景区、渭南市汉太史司马迁祠、韩城博物馆、韩城市梁代村芮国遗址博物馆、韩城党家村景区、澄城县尧头窑景区、渭南桥陵景区、白水林皋慢城生态旅游区、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、大荔县丰图义仓景区、渭华起义纪念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