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!    今天是2019年 04月18日  16:54:53  星期四 网站首页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研究交流>志鉴论坛
以东汉廉吏杨震为楷模,搞好党风廉政建设 —— 杨树民
发布时间:2019-08-27 23:49:39    新闻来源:本站   浏览次数:319

  潼关县委、县纪委以东汉廉吏杨震为楷模,引导大家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。党风廉政建设搞的时间长了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但问题仍然严重。其原因之一,就是工作方法简单,上边安排啥干啥,不能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,缺乏感染力。潼关县纪委这次以本地先贤的事迹为教材,让大家学习、讨论、借鉴,开创了一个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,应该充分予以肯定。

  杨震拒金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代代相传的脍炙人口的故事,是中国古代最杰出廉洁官员,或者说是廉洁的代表。他是潼关的先贤,渭南的先贤,也是中华民族的先贤。宣传杨震的事迹,弘扬杨震的遗风,激励人们廉洁自律,对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将会发生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
  杨震的事迹主要有三个方面:

  一、致力教育,培养人材

  杨震的八世祖杨喜是刘邦的将军,跟随刘邦南征北战,特别是一次又一次包围项羽,逼项羽乌江自刎,立了大功。刘邦封杨喜为赤泉侯。此后,杨家世代在汉为官。到杨震的父亲杨宝时,因族人之事诛连,被朝廷削去食邑,家境衰落。杨宝不愿在朝为官,以农耕为生。他为人善良,学识渊博,名重一时。杨震以父业为生,拜当时有名的经学大师桓郁为师,研读今文经学,成为一名年轻的学者。他承袭父亲隐居教授的做法,从二十岁起先后在牛心峪、双泉、三鳣堂等处设馆授徒,学生多达三千余人,人称关西夫子,与孔子齐名,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。

  二、为官清廉

  杨震入仕是应大将军邓骘之召,在邓府任职后陆续担任襄城令、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、太仆、太常、司徒、太尉等,时间长达16年之久。这些职务无论是地方官,还是中央官,都是实职,有实权。东汉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又录尚书事,军权、政权都掌,应该说权很重。但杨震以清白吏要求自己,不受私谒。杨震从荆州刺史改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,昌邑县令王密是荆州人,当年杨震荐举他为茂才,才走上了入仕之途,当了县令。王密对杨震感激之至,便于拜谒的当晚送上黄金10斤,以表谢意。杨震坚决不收,说我了解你,你却不了解我,这是何故?王密婉言道,夜深了,无人知道。杨震正色说道: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,何谓无知。王密只好告辞。昌邑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杨震拒金的廉行,在他辞金的地方修了一座“四知庙”,又称四知台或辞金台,后人也称杨震为四知先生。一个封建官吏,不收人的任何好处,在当时举世罕见,反映了杨震的高风亮节,历史上也传为佳话,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。

  三、为国举才,任人唯贤

  杨震为官的一个显著特点,就是任人唯贤,为国家选拔有用人才。杨震之前,朝廷任用的经学博士,多数名不符实,对经学没有多少造诣。杨震由太仆到太常后,向朝廷举荐了杨伦等五位明经名士为博士,都“显传学业,诸儒称之”,以杨伦成就最高。就是王密,也是在任荆州刺史时,发现他有才,才推荐为茂才的。对于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,不管是谁说情,就是坚决不用。例如,延光二年(123)杨震任太慰后,汉安帝的舅父大鸿胪耿宝,向杨震举荐宦官中常侍李闰的哥哥,杨震知道那人的德才不行,没有征辟。过了一段时间,耿宝又亲自到杨震的住所,说李常侍受朝廷器重,想让你提携和重用他的兄长,我不过是转达皇帝的意思罢了。杨震说,如果朝廷想让三公征辟中常侍的哥哥,就应该有尚书的文书。耿宝无言以对,怀恨而去。又一次,汉安帝阎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,也向杨震说情,举荐他们亲近的人为官,杨震了解后知那人不行,也没有征辟。可见杨震用人唯贤,严肃认真到什么程度——不认皇亲国舅。

  四、疾恶如仇,勇斗歪邪

  杨震为人正派、刚直,自己不走邪路,也不给别人搭邪桥。遇到邪恶之事,勇敢地站出来进行斗争。汉安帝的乳母王圣与安帝有染,其女仁荣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刘瑰先私通,后结婚,王圣使汉安帝封刘瑰为朝阳侯,加官侍中。杨震对此胡乱封侯封官甚为恼火,上疏说:今瑰无它功行,但以配阿母女,一时之间,既位侍中,又至封侯,不稽旧制,不合经义……。安帝执迷不悟,不加理睬,反而下诏给王圣大造豪华宅第。中常侍樊丰等看有机可乘,伪造诏书,调拨国库粮钱物资为自己修造楼观园池。这年洛阳地震,杨震再次上疏:“……亲近幸臣……盛修第舍,卖弄威福……地动之变,近在城郭,殆为此发。”杨震的坚决斗争,引起了邪恶势力的不满与恐惧,他们勾结起来不断给皇帝谗言,将杨震罢官。杨震在返乡途中喝药自杀。一年以后,汉少帝登位,扫除了邪恶势力。第三年,给杨震昭雪,封杨震两个儿子为郎。


  今天,我们学习借鉴先贤杨震的光辉事迹,主要应学三点:

  第一,为党为国培养人材,推荐人材。杨震当年为国家为朝廷培养了大量人材,入仕后又推荐了一批可用人材。杨震推荐的人材既有真才实学,又德才兼备,有的成了当时的栋梁。今天,我们也要为党为国培养人才,推荐人才。这虽然是各条战线的任务,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任务,但纪检监察部门有别人不可替代的职责,就是要把德行关。对自己管理的干部全面把关,对党委政府和各条战线的干部要把住德行关,不能把腐败分子、不法分子推荐给上级组织,贻误党贻误人民的事业。

  第二,廉洁奉公。杨震作为封建官吏,不收别人感谢之金,我们作为人民公仆应当如何办事,该好好考虑一下了!五十年代、六十年代、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,我们党的风气都是很好的,清廉是大家的共同品质。当时指责的是多吃多占,违法乱纪是极少数人。这多年来,经济发展了,但党风和社会风气不好。特别是党政机关,没有好处不办事,好处不大不办事,行贿、受贿甚至索贿,成了办事的主要手段,面对先贤杨震,应该感到脸红甚至羞耻。所以,要以杨震为镜子,鞭策自己,不要礼,不收礼,做新时代的四知先生。

  第三,敢于和不正之风作斗争。杨震在当时的条件下,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朝廷纲纪和邪恶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甚至冒着冲撞皇帝的危险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,体现了先贤的高贵品质和不屈不挠地斗争意志,我们作为后来者应该向他学习。这里可能有人说,自古忠臣无下场,我们与不正之风作斗争有无好下场?自古忠臣无下场是长期流传的一句名言,但从历史事实看不是这样。历史上的忠臣很多,结局有的好,有的不好,不是全不好。以我们渭南较有名的历史人物为例,伊尹、王翦、郭子仪都是忠臣,结局都很好;杨震、寇准也是忠臣,结局却不好。这两人原因也不同,寇准是皇帝很信任,皇帝病了,不能自理,皇后奸臣结合起来,假造圣旨将他贬了,客死他乡。杨震是汉安帝昏庸,分不清是非,将他贬了。今天,情况不同了,党中央、中纪委一次又一次开会、发文件、检查督促,号召我们与不正之风斗争,我们不应该心有余悸,特别是查办案件应该排除阻力,坚决搞清楚,把腐败分子不法分子挖出来,纯洁党的组织,纯洁干部队伍,弘扬正气,打击邪气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。


2011年9月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作者:渭南市志总编、编审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)

 
 
友情链接
主办单位: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   www.wnsdfzbgs.cn   版权所有
地址:陕西省渭南市市民综合服务中心西配楼五楼525室    联系电话:0913-2930505   传真:0913-2930505
邮箱:sxwndfz@163.com   备案号:陕ICP备2024046362号

手机版官网